The trip w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us to use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lens to examine cultures. We also had a chance to get to know our classmates better.
Despite the hectic schedule, we tried to write down some reflections on facebook every night during the study tour. The followings are some reflections posted on Facebook.
Reflections on 16th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on 17th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on 18th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on 19th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on 20th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on 21st December, 2011
Reflections by Lam Yat, Ted on 16 December 2011
十二月十六日讀賣新聞(關西區版)的編集手帳(編輯社評):
中國人跟日本人打起來了。警官來了,中國人就說「事件的起因是日本人反擊了」(貓按: 這「笑話」中反擊過來中代表中國先出手的, 這兒是諷刺蘆溝橋事變的「笑話」)
這是出自早坂隆的「續.世界的日本人笑話集」的一篇
這不一定特定為日本人的。跟哪一個國家的人作對手都好,這個笑話都能成立的。
中國這個國家,就算是自己先打第一拳,把事情鬧得多大也好,也裝作被害者的樣子裝可憐吧。
⋯⋯
在韓國的經濟水域非常捕魚的中國漁船船長殺害了韓國的海洋警察官,但中國政府連謝罪都沒有。
「(希望(能對中國漁民)有人道的待遇」——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在記者會這樣說,覺得中國漁船才是受害者的…有這種錯覺的人或多或少也會有吧。
在附近的小孩做錯事了,也會向家長低頭反省,認錯改過。作為「家長」的政府如果也這個樣子的話,那麼「孩子」的漁民不就更被武裝起來,只會更兇惡吧。
漁民兼職海賊,「文明大國」這個名字也會痛哭流淚吧。要哭的話請自便,但現在連附近的人都麻煩到了。
蘆溝橋事件上,中國:「日方先打第一炮」 日本:「我有士兵在中國失蹤」
是不是真的是韓國水域
中國官員追求人權待遇有何不妥?
——這都是日本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所做成的判斷。所以暗示了,不是任何人都歷過的事,也會對事情有如此的看法
是否有此刻板印象?
這個刻板印象是真是假?
這都是我們不會清楚的。
Reflections by Lam Ho Yuen, Dickson on 16th December, 2011
Lecture — Cultures in tourism by assistant professor Jun Nagatomo
(Culture as a product for tourism)
There is a gap which exists between the cultures in tourism and local culture
- Why did the difference exist?
…… -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s on social reality or identity
- Culture as a product/artifact
- Flexibility, artificiality, dynamism of culture
- Opposed to essentialism
Essentialism:
Lie in the inherent qualities or given fact B. Authenticity 真正性
MacCannell (1976): - The nature of tourism is search for authenticity
- Authenticity is a socially constructed concept which is not given and negotiable
- Staged authenticity is constructed as a cultural performance for tourists C. Tourist Gaze
- Tourist gaze is an expected image on tourist destination
- A systematic way of experiencing consuming signs, place,symbols
- Gaze as a metaphor for tourist practices
- Relations of power
- a symbol as tourism promotion
- An interaction exists between tourists and locals tourism agencies
- Tourists have the gaze (expected image) on the destination
- Local tourism agencies react to the gaze by fulfilling their expectation
- Tourists are not visiting the destination
- but want to have a confirmation of their expected image
Reflections by Stephanie Yim 16 December 2011
在這次參觀關西學院大學中,我們得知大學悠久歷史和其文化。而這一次的參觀,讓我們看到預期中的事物。因為我們約略閱讀介紹書,亦期望看見歷史留下的事物,符合了文化旅遊中的真實性(authentictiy)原則。
大學見證了神戶的發展,由圖書館舊址梯間由牆上的巨畫,看見神戶還是小鎮的時侯,大學已成立了,當我們聽見這歷史的時候,加上畫中的圖像,為我們增加了歷史的真實性,除了畫像外,介紹人員還讓我們看聖經學院首任院長J.C.C. Newton在1912年畢業照片上的禮帽,比先前所看的畫像更為真實。
此外,介紹書上寫著在聖誕節時,由傳教士在1980年開始在圖書館門外會擺放聖誕樹的習慣。在離開的時候,我們看見兩株裝上燈飾的聖誕樹,滿足我們從大學介紹書中看見的大學形象。以上事物同時讓我們感受到真實性。另一方面,我們作為觀光者是否會影響大學為參觀而作的景觀安排,這是我們不曉得。可能,我們需要在多年後回來尋找這個答案。
Reflections by Fiona Tsang on 16 December 2011
今天上午我們向關西學院大學的同學分享了香港的兩個優點和兩個需要改善的地方,兩個優點分別是中西文化結合和性別平等,而兩個需要改善的地方是香港的貧富懸殊和急速的都市生活。
在我們報告過完畢後,該大學同學也是問了一些令我們深思的問題,包括了中港關係和有關移民的問題。
在中港關係方面,同學問了不少的問題,就如文化上的方言問題,問到普通話和廣東話的分別。在政策層面上也有同學問到我們,如何看香港是否為中國的一部份,我們是否覺得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我們則回答了我們在殖民地的歷史下是沒有國民教育的,這也令我們反思到我們國民身份的問題,香港仍是似有還無的身份認同是有原因的。而這一次來到有很強國族主義的國家,更應反思我們的國民身份認同之問題,誠如日本同學所說:「我們是否覺得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而在移民的問題方面,我們也被問及會否覺得移民會集中在某一個行業?我們也回答道到香港悠久以來是一個移民的社會。現代的移民也是由不同人口的組成,例如國際移民,南亞裔人士的移民和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他們在經濟、人口增長和職業服務上都有不同的貢獻,不能單單以功利主義來思考他們是否來爭取福利的單一角度來看。可是,這也是真正叫我們反思,為何一群也是來自中國的炎黃子孫,會給我們稱為新移民,且被我們這一群舊移民被視為「他者」?
Reflections by Yani Lam on 16th December, 2011
沒錯,昨天與日本學生的交流的確感受到日本人有很高的民族性;這使我們想更深入認識日本的國民教育,也是我們未來幾天行程的重點。
在後殖民的香港,國民教育的議題上便出現了一個很吊詭的情況:缺乏國民教育的香港人回歸中國後產生身份認同的疑惑;缺乏身份認同,越對政府實行國民教育的目的產生質疑。
香港面對回歸後實行的國民教育產生憂慮甚至恐懼,擔心自身的文化被侵蝕,失去原有的歷史、特色;但其實每個國家進行國民教育,強化國民的國族意識。香港在如何保護自身的歷史和特色,同時建立國家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實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Reflections by Sakura Mak on 17th December, 2011
今天我們參觀了震災博物館(人與防災未來中心),據Professor Jun說,該館的參觀者主要為中小學生,絕大部份的學校都會安排學生參觀。我們與Professor Jun及關西大學學生在中心的義務導賞員帶領下一同參觀博物館。
首先,我們觀看了一套長達七分鐘的影片講述在1995年1月17日於神戶發生的7.3級大地震,並利用電腦特技模擬了當時的情況,令我們深深感受到當時大地震的威力。然後,我們再觀賞了一段長達十五分鐘的影片,由一位經歷地震的十五歲少女獨白講述地震及災後的情況和感受。接著,導賞員利用模型為我們介紹五個地震後的重建階段。然後,我們再看了一段數分鐘由當時CCTV所拍攝到的真實片段,讓我們知道當時真實的情況、死傷人數及受損房屋等。最後,導賞員利用樓宇的模型去展示他們的防震樓宇設計。
博物館透過災難的集體回憶,重新整理經歷地震國民的回憶和傷痛,展現日本人正面的現象。博物館十分著重災後重建活動,包括展示受災國人互助幫助,渡過困境,例如救援工作、生活資源的分配、興建密集但有秩序的臨時避難所以及Collective house(多個家庭只用同一住宅),建構日本人災後堅強重整生活的一面。另外向新一代未有經歷地震的國民,如中學生及小學生灌輸過去日本人如何從災難中回復,建構一種國家「想像的」民族形象。
⋯⋯
展覽亦十分著重災後重建的速度以及國民的互相合作,對遊客建構一種十分正面以及團結的民族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這個中心去進行國民教育,強化他們的國族意識,將固有的國族意識傳給下一代。
Reflections by Ryan Ku on 18th December, 2011
旅程的第四天,我們到了大阪城公園。這裡有於三十年代重建的天守閣,有趣的是,這座新城樓結合了多個歷史特徵,建築風格柔合了豐臣和德川味道,豐臣時代的黑色外觀江戶德川貝時的白色外牆並存。豐臣和德川都是對日本有深厚意義的將軍,束成日本國的建立,這些都是歷史記載的史實文獻。在公園外圍,我們發現有打扮成武士裝束的日本人,供遊人拍照。為什麼要打扮成武士而不是護士或警察呢?跟建築物本身一樣,這是把各式各種具意義的真實文本堆砌出來,從而建立出日本人的武士文化形象及日本人的價值觀,感染參觀人士,在社會學稱為staged authenticity。
Reflections by Karman Ng on 18th December, 2011
在參觀大阪城博物館過程中,我們總結出兩個值得探討的主題:
第一,歷史的保留和存在有什麼價值﹖歷史對現在和未來社會的建構有什麼作用﹖
在大阪城博物館的展覽,館方選擇將日本古代史放大作為日本歷史的重心,這是否因為日本近代史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光彩的,因而避而不談﹖相反,又是否因為日本的古代史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段輝煌的光榮歷史,可以提高國家後裔的身份認同,而所以大肆宣揚﹖另一方面,古代史記載了大和民族統一建立的過程,可讓日本國民了解他們祖先、他們的根,從而產生國族意識,建構團結和愛國的情緒,令政權的合法性提高。
⋯⋯
第二,在大阪城博物館的展覽介紹中,展館集中介紹了大阪城建造者豐臣秀吉的一生。展覽中,館方將豐臣秀吉呈現為一位英雄,一位由貧農一躍成為領導全日本的霸主的英雄。
日本政府正正就是透過這個展覽,將豐臣秀吉這個人物的人生歷程和個性,向人民作出有選擇性的披露,將他塑造成一位因著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人物。這種展示,正正向人民暗示了他們只要努力,不論他們的出身背景,都能出人頭地,成為如豐臣秀吉般出類拔萃的人物。
這類型的暗示,除了令豐臣秀吉的神話形象更深入民心外,更令人民在心中有了走向成功的階模,令他們走向一式一樣的道路,令政府可更易於控制人民,從而使政權穩定;亦可令人民更為團結,凝聚力更強。
再者,根據展覽的錄音導賞資料所述,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英雄形象早已植根在人民心中,傳說德川家康在戰爭時是不會穿著戰袍的,這顯示了他在人民心中被神化的形象。但它在館中的畫卷中,德川家康正是穿著戰袍作戰的,這顯示了民間傳說與史實的分別。而究竟是誰在背後鼓吹這種分別呢?是不是政府想透過這種神化的英雄形象來為人民建構偶像階模,利用過去的光榮事蹟來團結人民,從而為現在的政權提高正統性,為未來的政權的穩定而鋪路呢?
Reflections by Fiona Tsang on 19th December 2011
今天我們到了古色古香的京都,參觀了在天正年間已設立的錦市場、清水寺與銀國寺、八坂神社與祇園。其中,有不少地方也是被封為日本文化遺產,其中清水寺與銀國寺也是其中一員,在這兩個場景中,我們體驗到日本如何把這些遺產實體化,令我們可以確切的感受到這一些文化遺產。
我們這一次看的兩個寺廟中,我們也有遵循寺廟的行徑方向去遊覽,以清水寺為例:我們先要行不少的樓梯,以到達位於高處的寺廟、到達淨手池洗手、買入場票、走入長廊與到本堂按儀式參拜、旁邊是可買平安符與明信片的地方、更見到祈願木牌的地方、再下一段樓梯,就可以到達音羽之瀑用水舀汲水而飲、再經過剛過了紅葉季節的山坡,就到了出口了。
由上述的步驟可見,我們是和寺廟的景物有很多的互動,而且有不少是與自然的景物作互動,就如與水相關的也有三點:就如入寺廟前先用竹管中倒出的山水淨手,也要在音羽之瀑飲用山溪水,而在洗手間的時候,我們也是用竹管流水式的洗手盤洗手,種種不同的符號,確能對這一個地方有回憶。可是,另一方面,我們的回憶更為強烈,就是寺廟的商業化。
以下分別會用兩個例子去說明,分別是買平安符與手信兩件事上,在平安符一事上,我們發現平安符的種類不單很多,而且是十分顧客為本的,就如寺廟中會有一以Hello Kitty為圖案的平安符,可見,平安符由一個神性的符號變成了一個世俗的符號,給商業化了。同時,銀國寺中的手信禮品店也是有差不多的問題,銀國寺中的手信不單有有關其景色的禮品,更有附近地區的手信,令人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寺廟,還是一個旅遊點?但是,相反而言,如果不推行這一些措施,就如不用收取入場費、不設手信櫃位與不商業化平安符,這一些寺廟是否又可營運下去?這真是一個值得我們在保育/活化前先想好的問題。
Reflections by Benjiman Chan on 19th December, 2011
可是今日所見,清水寺和銀國寺內都沒佛教徒在寺院內生活、修行或工作。兩個古蹟只成為遊客觀光的地點,包括在清水寺有許多店鋪售賣平安符和銀國寺有聲音導航。究竟政府和寺院保育的是傳統宗教文化還只保存了傳教宗教建築。清水寺不斷修建和翻新寺院內的建築,但寺院將祈福過程商業化和簡單化,更將平安符的包裝成現代設計。同時銀閣寺參觀的道路是限制了單方向行走,沿途加插了聲音導航為遊客介紹建築物和歷史特色。
Reflections by Lam Yat, Ted on 20th December, 2011
今天我們利用lecture的課餘時間,到了關西學院大學的學生很常去的「西宮gardens」—一個隣近大學的商場,去體驗一下當地學生的休閒生活。
我們很貼身的感受到日本人的服務精神,當中亦有一番學問。
日本人很重視包裝,這兒的「包裝」,不單是指有形的包裝紙,同時亦指無形的包裝—服務。
在手拿滿東西,沒有餘力掏出錢包的時候,店員會很友善的替你一直拿住,直到離店。離店的時候,也不忘躬鞠感謝光顧,說再見。
即使不是買名貴的東西,而只是價值一百円的可樂餅,店員也很耐心的先把你的可樂餅放在吸油紙上,然後裝中膠盒紙,放在一個小膠袋中,接著將小膠袋當成包裝紙把膠盒完全包住,再貼上膠紙後,最後才放把一個較大的膠袋給你拿走。基本上,從外形來看是沒可能看出入面裝的是100円的可樂餅,雖然不環保,但這是令客人拿著可樂餅逛百貨公司也很「體面」的包裝。
…
這兒提供的,不單是那一層又一層的包裝紙,而是一種服務,我們在日本常常也「買到」這種「服務」。
Ritual as social package. 儀式是一種社會包裝。
在日本,一進店時,除了林林種種的貨外,還會見到店員們充滿笑容的表情,滿滿的精神說著「いら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反觀香港,店員缺乏表情,笑容的一句「隨便看看」,當中的差別非常明顯。
正如一層又一層的包裝被認為不環保一樣,無論任何人,任何時間也露出飽滿笑容的日式服務行業的「包裝」,也會有人不習慣。
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所以他們必需把自己的資源最大限度的增值,而這種顧客服務的包裝,也是一樣。我們不能說這是一件好事或是壞事,因為這是這個島國因應自己環境而誕生的生存之道。
Reflections by Stephanie Yim on 20th December, 2011
旅遊景點的街道在空間安排(space arrangement)上令我們感到無地方感和走不完的感覺. 同時,空間的安排把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分開購物.
在車站與商店連接的空間安排上, 每個地鐵或者電車站都在大型商場和商店街里面和附近, 人們必須經過商店才能乘搭交通工具.再加上, 無論是大商埸的折扣廣告或者商店街小店舖擺放在門口的促銷商品, 製造出刺激人的消費慾望的氛圍.在商埸或者商店的空間連接上, 令人感到沒有方向感和盡頭, 特別是商店街. 商店街以長方形的店舖安排,一條連接一條.大街中間分出小巷永遠是幽暗燈光、稀疏的招牌和行人.因此,行人都被集中在商店街的主要道路上.並且,連接起來的商店街可以橫越兩三個電車站,令人有永遠走不完的感覺.
在商店街和商埸的商店安排上,令人有失去地方感.在商店街里,同一類型的店舖如賣手套的店舖,它們不會相鄰在旁,隔幾家售賣其他商品的店舖再出現.加上連接幾條商店街,店舖緊緊一間靠一間並列,遇到小巷或者車道才分開為一小節.整個空間令人沒有空間感.在相連幾個商場方面,每個商場的一樓必定是化妝品櫃台,令行人記憶不起是否只走過一間或者多間的商場.
此外,商店街和商場會按不同的年齡層和性別分佈店舖,通過店舖外面的商品擺設已經預先設定顧客的類型,特別以商場最為明顯.商場不同的樓層有不同性別的主要顧客,如二樓是女裝和三樓是男裝.相反,商店街較少特別有一小節街道去分開不同類型的顧客商品的多元化和易接觸,是否令城市生活變得以消費為主導?
Reflections by Ryan Ku on 21th December, 2011
旅程的最後一天的早上,我們到了阪神電車魚崎站及住吉站附近的米酒廠房:櫻正宗紀念館(櫻宴) 、菊正宗酒造紀念館和白鶴酒造資料館參觀。眾所周知,米酒(sake) 是聞名中外,令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酒品,我們所參觀的三所博物館都是介紹米酒的資料,不過所展述的方法則各有不同,體現了同一種事物,但選取不同的真實部份(staged authenticity) 來向訪客介紹。
第一所參觀的博物館是櫻正宗紀念館,從阪神電車魚崎站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這所博物館主要以一段仿古的影片整個米酒的製造過程如蒸米、上槽、裝桶等過程,讓人從仿「粵語殘片」的方式感受到米酒的深厚歷史。館方亦放有該製酒公司不同年份所生產的酒瓶,同樣讓人感到其深原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的主要範圍是一所居酒屋—一所餐廳,館方亦沒有提供各種的介紹單張,只有餐牌(Menu) 派發給訪客,明顯地是要讓訪客從食材中來感受酒品。
第二所參觀的的博物館是菊正宗酒造紀念館,跟第一所不同,這所博物館主要是以播放紀錄片為主的方式來介紹造酒業的發展,影片清楚地指出甚麼年份用甚麼機器來製酒,讓人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和對提升製酒效率的影響。館方更提供模型、試酒區等來介紹米酒的發展。
第三所參觀的的博物館是位於阪神電車住吉站附近的白鶴酒造資料館,此館主要以歷史文物及大型的模型來介紹米酒,用真實的文物無疑直接該訪客實實在在地活在米酒深厚的歷史中,場內亦有不同的場館,分別介紹米酒的不同部份。
總括而言,三所博物館均用了不同方法來介紹米酒,第一所選取了仿「粵語殘片」的形式介紹,第二所則以專業紀錄片的角度來剖述,而第三所則以真正的歷史文物來呈現。另外,從博物館所派發的單張可看到該館所重視的是米酒那一個範疇,如第一所所派發的是一個餐牌、第二所只是純粹介紹博物館的不同展區,第三所的資料則是介紹製酒的流程圖及其深厚歷史。我們可以感受到連宣傳品亦可以做到同一款米酒但不同的方式來介紹。
最後,此三所博物館是由民間營辦,跟第三天我們參觀由政府營辦的震災博物館有明顯分別,在此部份我們會分析不同規模的博物館所呈現的分別。首先,兩類博物館目標參觀人士已明顯不同,官方震災博物館主要參觀者是學生和長者,從不同的展板和藏品都感受到是以教育大眾為主要目的。相反,造酒博物館的目標參觀人士以成年人為主,以催谷消費為目的。所以我們一走進門口就能感受到「非常米酒」的氛圍,並深切感受米酒的優點,博物館更設在歷史悠久的酒廠建築中,館內走到最後必定是陳列室供人消費買酒,使人產生不能不買的感覺。最特別的是,第三所博物館的試酒室更有用酒造成的化妝品售賣,使人肯定是以消費賺錢為營辦目的。由此,我們看到官方和民間辦的博物館性質南轅北徹。